中超球队亚冠挑战:逆境求变,知难而进或随波逐流?

2025-03-27 18:40:00

随着上海海港和上海申花在亚冠精英联赛中的失利,中超球队结束了2024至2025赛季的征程,这也引发了俱乐部及球迷的深刻反思。现实摆在眼前,金元足球时代的结束让中超在亚冠的竞争力迅速下滑。在亚冠联赛改制后,中超球队的实力在东亚区仅处于中游偏下的位置,要想杀入8强,除了竭尽全力外,还需要一点运气。

中超球队在亚冠的表现不佳,特别是最后两场客场对阵日本球队的惨败,显然与外援的水平密切相关。例如,上海申花队的安德烈·路易斯和阿马杜的缺席对球队影响巨大。即便这两名外援身体健康,申花的实力也难以与川崎前锋抗衡。而山东泰山能够在上赛季杀入亚冠八强,与其前场外援的实力以及球队的战术打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赛季中超大多数球队在引进外援方面显得更为谨慎,这也让2025至2026赛季的亚冠联赛前景更加困难。不少球队的外援身价下降,这体现了中超俱乐部在投入层面的减少。从2019年至今,这个趋势未曾改变。投入的减少不仅体现在外援水平上,还影响了冬训地点的选择和训练质量。

中超球队的整体技战术水平相对较低,一到亚冠精英联赛这样的赛事,明显不适应节奏、强度和战术打法,对阵日本球队时尤其如此。上赛季,武汉三镇和山东泰山等队都曾遭遇密集防守下的丢球,本赛季同样如此。其他中超队伍在亚冠赛事中也多次出现传切配合简单被对手轻松撕开防线的情况。

目前中超球队在亚冠的竞争力已经回到了大约2006年到2011年的水平。那时的中超虽然有优秀的本土球员,但对手的竞争力相对较弱。然而与现在相比,现阶段的外援成色显然不足。尽管如此,中超联赛的总体情况趋于稳定,但这种稳定更多是建立在政府支持和投入收缩的背景下。

未来几年,中超的竞争力提升需要更多的投入和重视。除了提升外援水平或增加外援数量外,还需要在青少年足球的培养上下功夫。虽然05后一代球员有复苏的迹象,但比赛积累严重不足,需要为他们在青训时代的缺失“补课”。此外,国家一直重视国家队的建设,因此对待亚冠这样的国际赛事,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都应全力以赴。

在提升俱乐部竞争力的道路上,近两三个赛季应重点关注外援的引进和激励本土球员的成长。虽然增加外援名额面临困难,但增加收入是提升投入的关键。这需要国家在决策层面做出一些调整,如增加联赛的整体收入、提升三级联赛的稳定性和健康度等。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需要3到5年的时间来逐步实现。在这段时间内,中超球队在亚冠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然而,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的一天。